---清洁生产是关于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全新的、创造性的思维方式,通过对生产过程和产品持续运用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以达到降低环境风险的目的。清洁生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或者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叫法,包括“无废工艺”、“污染预防”、“废物最小化”、清洁技术等。
一、清洁生产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对清洁生产的定义: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以减轻或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二、清洁生产涵义
---用低污染、无污染的原料替代有毒有害原料; 用清洁高效的生产工艺,使物耗能耗高效率地转化为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减少有害环境的废物排出,对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物和能源,实行再利用; 是向社会提供清洁商品,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和环境不产生污染危害或将有害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是在商品使用寿命终结后,能够便于回收利用,不对环境造成污染或潜在威胁;是完善企业管理,有保障清洁生产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监督其实施。
三、清洁生产审核原则
---一是以企业为主体。二是自愿审核与强制审核相结合。对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以及总量控制指标的企业,可按照自愿原则开展清洁生产审核;而对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以及总量控制指标的企业以及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应依法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核。三是自制审核和外部协助审核结合(请外部专家指导和帮助)。四是因地制宜、注重实效、逐步开展。
四、清洁生产审核七个程序
---①筹划与组织;②预评估;③评估;④备选方案产生与筛选;⑤方案可行性分析;⑥方案实施;⑦持续清洁生产。
五、实施清洁生产的八个途径
---①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②重视产品设计和原材料选择;③改革工艺,开发新技术;④节约能源和原材料;⑤开展资源综合利用;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⑦强化科学管理,改进操作;⑧开发、生产对环境无害、低害的清洁产品。
六、清洁生产审核能达到的目标
---通过核对有关单元操作、原材料、产品、用水、能源和废物的资料,确定废物的来源、数量以及类型,确定废物削减的目标,制定经济有效的削减废物产生的对策;提高组织对由削减废物获得效益的认识和知识;判定组织效率低的瓶颈部位和管理不善的地方;组织经济效益、产品和服务质量。 |